为什么十二生肖?

齐灵璇齐灵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我小时候也疑惑过,于是去查了古籍,得到了答案,与君分享! 子(属相) 古时人们根据自然现象将夜晚分为五更,每更一个小时,子时为三更半夜。古人将一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叫一“刻”,子时初刻到三刻,即现在的一点半至三点。 《周礼·考工记》载:“泉府掌颁金而均受,以泉制贡。凡买卖入钱者皆使之。”注曰:“谓以泉币均为天下受纳贡品。”又据《汉书·律历志》载:“子午之线谓之经,辰戌丑未谓之纬。天极居子,不可以为纬,故取辰戌丑未为四正。” 可见,子是正中之意,子时也就是今天晚上的12:00-凌晨一点整。

丑(属相) 牛在夜间吃草,属于反刍动物,食量很大,“丑时深夜一点至三点”用于形容牛吃得很多、很香。 古人用“丑”表示星象,在《晋书·天文志》中有详细记载:“斗牛女虚危室壁……各有东、西、南、北之分。”“斗牛女虚危室壁……皆六十。”这里的“斗牛女虚危室壁”就是现在的“北斗七星”,“十二宫分法把整个夜空划成一个长方形,其中北斗七星位于长方形的顶端”,“午夜过后一点至三点”正是北斗七星由西向东移动的时间。

寅(属相) 虎被称为“百兽之王”,全身都有花纹,看起来像老虎的“寅”字,就像一头扎着头发的花斑虎,“寅”字本义就是指老虎。 古人在夜晚观测星座,发现东方有一片“状如群虎”的区域(今称“白虎座”),并在西方发现了“七颗连成一线”的亮星(即“北斗七星”);在北方可以看见“两条遥遥相望”的银河(即“牵牛织女星”);在南方可以看到一团“呈放射状”的亮光(即“大火星”或“金星”)。

《尔雅·释天》中就有关于“六寅”的记录:“正月为王月,其日寅。”郭璞注曰:“言此月(正月)之中六日(每日的上半日称为“寅”)。”这六“寅日”,正好对应了后来的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至正月七日,正好是一周的时间。 “寅”就是时间的意思,“寅时”相当于现在的三点至五点。

卯(属相) 兔喜欢在夜里跳行,因此“卯”字本来形象的就是一只奔跑的兔子。 《春秋·公羊传》中说:“兔出于卯。”杨伯峻先生注曰:“卯,兔也。”“卯”字的“卯”是指干支计时中的第五个字,也是指从早晨五点至七点。

申(属相) 古代的祭祀是很严肃的事情,必须选在吉祥的日子进行,并且要根据天干地支来推算。《礼记·月令》中记载了仲春和仲秋祭祀天地日月星辰的日期,正好对应今天的春分和秋分,在农历二月和八月,分别是“乙丑丁丑己丑辛丑及癸丑”。 其中“甲申乙酉”被用来描述西周的“祭日”,说明在甲骨文中已经有了“甲子”的概念。

臧梦娇臧梦娇优质答主

因为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自己悠久的文化传承和民族特点。“龙”、蛇等是神话生物或图腾,而不是现实存在的物种。而鼠牛虎兔什么的则是现实生活中动物们的一些特征,比如老鼠偷东西很在行,兔子比较胆小,还有猪懒的等等……所以用这些作为属相,能更好的传承我们祖先的智慧和经验给后代子子孙孙。 当然,可能还有些人是按星座来排的。这个就没什么意义了(毕竟我也不是特别清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