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教心脑算?

庞金生庞金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幼儿计算教学既要对计算知识进行讲解,又要培养相关的思维能力,把幼儿培养成一专多能的人才。

一是数概念的培养。要明确数量关系,掌握数量概念。幼儿只有通过事物的具体形象,感知数概念的发展,才能理解数量关系,掌握数概念。例如:在教学“5-2=3”时,可用三只小手比出“五”,再将两只小手拿走,剩下的小手就是“三”,幼儿通过对具体形象的感知,理解数概念,掌握数量关系,体会5和3的区别与联系。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可做些相应的活动,以加深孩子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二是数的顺序的培养。要掌握几和第几的概念,知道相邻两个数的顺序,知道前后排列的两个数的关系,体会基数和序数的作用。例如:“你前面有几个人?你后面有几个人?你的左右两边各有几个人?”通过对具体情境中人数的探究,渗透基数和序数的教育,培养孩子有序思考的好习惯。

三是按数顺序进行实际物品操作。孩子不但对“1-10”的数有概念,而且会正确数出小于10的任意物体的数量,为掌握11-20的数做好数的心理准备。当孩子掌握了1-20的数,再教会他数大小组里的一切物体,孩子很快就会数100,为他日后学习计算打基础。

四是掌握数的大小。用简单的方式教孩子比较数的大小,并会用“>”和“<”表示。

五是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用一个具体的事物可以表示出许多不同的数量,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所得到的数量是不一样的。如一棵草,可以从整体上看它是一棵草,又可分出有几片叶,有几个根,几支芽。几片叶子又可以分成五指,两片、三片、四片……根和芽也可以这样分。数的组成和分成正好相反。整体的事物可以用几个部分来表示,部分的事物也可以用一个部分来表示。如一个苹果可以用一分切开,切成两半后,每一半又各有自己不同的一部分,这样整个苹果可以有数不完的部分,任何一部分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整体是不能分割的。数的分合认识也为孩子的计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幼儿园如何教心脑算?

幼儿学习心算,是充分利用幼儿的心理特点,当算数是凭借数的概念和符号进行交流时,数的计算就应成为幼儿的一种心理活动。

幼儿学习心算,应以训练幼儿的计算能力为重点,但又要善于挖掘心算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其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激发幼儿的算心。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材,如游戏的题目,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浅显易懂,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心算教学应同幼儿的生活实际密切结合,注重知识间的横向、纵向联系。

注意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为幼儿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真正动手的机会,坚决抵制灌输式教学。

加强幼儿的抽象能力训练。

幼儿心算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发散思维的训练。

幼儿心算,需要具有一些基本的数感。

应该培养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的习惯,幼儿计算教学,不宜局限于某一种方法,应该多种方法并举,启发幼儿运用想象力的方法进行计算,往往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