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有没有人工肾?
目前,全球范围内,为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治疗血液透析的患者约467万,每年有超过30万人死亡。 我国目前有超过75.9万ESRD患者,每年大约新增3.8万,占全世界ESRD患者总数近20%[1];而其中20%~30%的患者需要长期血液透析治疗。预计2017年中国尿毒症患者人数达到87万,到2020年将突破百万。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生活方式改变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肾脏疾病发病率升高等因素,我国ESRD患者人数仍在持续快速增加中。 目前,对于尿毒症的治疗主要有三种方法: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然而,这三种治疗方法都不能彻底根治疾病,血液透析需要终身使用,不仅给患者带来经济上的压力,还因长时间依赖静脉血透管而给生活带来种种不便;肾移植虽然效果确切,但配型困难且存在免疫排斥反应,晚期还有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人们一直在探索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
近年来,在干细胞研究方面取得很多突破性进展。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机体需要的各种组织器官,因此临床上常将其用于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及器官功能的修复与替代。目前,临床已有应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肾损伤的研究报道。 间充质干细胞是存在于骨髓、脐带血、脂肪等多种组织中的一种多能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在机体的组织修复和再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证明,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小鼠模型进行间充质干细胞的移植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肾脏损伤的程度并改善肾功能,提示间充质干细胞可能通过免疫调控和非免疫调控机制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有实验表明,给予小鼠间充质干细胞后能有效减少小鼠肾纤维化,恢复肾小球滤过率,阻止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发展[2-3]。
另有研究指出,给予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内或肾脏周围注射间充质干细胞,发现能够明显减轻肾脏损伤程度,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抑制纤维蛋白沉积,从而起到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4]。这些研究结果均提示间充质干细胞有望成为肾脏疾病治疗的一种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张丽,黄国英,陈惠琴.中国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现状与展望 [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4,30(12):1113-1116.
[2]杨杰,王超,孙宁,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2017,21(2):335-341
[3]刘佳欣,朱振宇,赵宏军,等.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创伤后肾损伤的大鼠模型保护作用及机制初探[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4,30(10):1592-1597.
[4]周伟,姚晓黎,李艳,等.不同剂量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肾损伤大鼠的不同影响[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1(3):3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