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梨哪个月最好吃?
凤梨在台湾被称为“凤梨”,在大陆被称为“菠萝”,其实指的是同一种水果——番荔枝科番荔枝属的常绿乔木,原产于热带美洲;17世纪传入欧洲,现广泛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我国主要栽培地区有广东、海南、福建、云南等省,其中广东是早熟的产地,3月开始就有上市,一般4月份大量上市,6月份达到盛期。下面来说一下不同产地以及不同时期的菠萝风味差异。
首先说台湾菠萝(也叫台农1号),台湾菠萝的特点是果肉细致、纤维少、味道酸酸甜甜。2、3月间是台湾菠萝的采果期,这个时候产的菠萝最脆嫩多汁,甜度高,放几天口感也不会差多少。但是3月中旬至4月上旬是台风多发季节,要注意选择好天气购买的台湾菠萝。 接下来推荐的是菲律宾菠萝(也叫卡文迪许菠萝),特点是香气浓郁、纤维少、肉质细嫩,颜色呈浅黄色。最佳食用时期是3月中上旬,这个时候的菠萝甘甜如蜜,香气扑鼻。
再来说说海南菠萝(也叫青种菠萝),这是我国目前主销品种之一,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特点是有种籽,果肉颜色略黄。早期上市的海南菠萝(3月前),甜度会偏高一些,后期销售的菠萝(5月后),甜度会慢慢下降一点,但口感差距并不大。要购买新鲜、有光泽且重一点的菠萝。
最后是云南菠萝(也叫台农2号),特点是体型比较大,皮色较淡,肉色乳白,香滑可口但不甜。3月中上旬也是云南菠萝的采摘期,这个时候的菠萝汁水最多,最甜。 不过上面说的都是正常气候条件下的菠萝,如果遇上特殊天气,例如长期阴雨,会造成菠萝心腐病和真菌性斑点病,使得菠萝糖分降低,口感变差甚至不能食用。因此雨天最好不要买太多,吃不完的菠萝尽快放入冰箱冷藏。
凤梨,又叫菠萝,凤梨科凤梨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凤梨肉质细嫩、汁多味甜,既可鲜用,亦可盐渍或制成罐头,是国际市场的畅销水果之一。凤梨,因其果形和叶形酷似雄性孔雀的尾羽而得名“凤梨”。
凤梨的原产地是南美洲的巴西和巴拉圭。15世纪被引种到西班牙和葡萄牙。之后,随着殖民主义发展,此果被带到南部非洲和亚洲的菲律宾以及太平洋岛屿上。中国栽培凤梨始于明末清初。至20世纪50年代,在广州郊区和台湾省的屏东、台南、高雄一带已有一定面积。到了80年代栽培面积达9000多亩,主要产区有广东的东莞、新会、雷州半岛、海南的陵水县和台湾省等。主要品种有“台农一号”、“台农十二号”、“台农十四号”及“黄蕊”、“红花”、“中选一号”和“中宝一号”等。
凤梨为呼吸跃变型水果,具有贮藏后熟的生理特点。故采收时果实体积虽已完全长大,而果皮还具有青绿色。果肉仍然坚硬而酸涩,不能食用。必须经过贮藏后熟变黄之后方可食用或加工。
凤梨从采收到完全成熟食用需要的时间,因品种和采收成熟度而异。台湾品种和海南中宝一号等需要7天至14天;12月至1月份采收的中选一号、红花需10天左右,4月份采收则只需5天至7天。一般,凤梨采收后室温下(25摄氏度—28摄氏度)6天至10天完成后熟过程,变黄达八成熟即可食用。如果采后即放入冰箱中冷却,则推迟后熟变黄进程,并会抑制后熟进程,故不宜冷却。
凤梨贮藏期间的最适温度为13摄氏度至15摄氏度。在此温度下,30天后重量减失17%,失水15%,呼吸热散失27%,呼吸减弱33%;在30摄氏度的温度下,10天内重量减失20%,失水17.3%,呼吸热散失30%,呼吸强度增加2倍。可见,凤梨后熟贮藏期间的温度不宜偏高。
凤梨果皮较粗糙坚硬,果实无裂伤的可裸放。带裂伤的应单果套上0.03毫米厚的聚乙烯薄膜单果袋,然后装入塑料框中。要求堆码高度不超过3层,以免压伤。
凤梨的货架期很短,果实变黄达八成熟后,一般只能存放一周左右。因此,作为鲜果出售时,从贮藏库房取出后不宜存放太久,一般可在25摄氏度左右放置2天至3天。如果已达到八至九成熟,可直接销售,置于货架上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挤压。若出售后还有剩余果品,再用0.04毫米厚的普通聚乙烯薄膜袋打气孔10个左右,每袋装2.5公斤—3公斤,存放在室温25摄氏度以下的环境里,可保鲜五天至七天。
凤梨是清热解毒,疏胃降逆,消食止呕,润肠通便的营养佳品。鲜果汁含糖类14.5%至19.6%,蛋白质,维生素B、C,苹果酸、柠檬酸、钙、磷、铁等成分;每1000克果汁中含蛋白质1.65克、糖类185.4克、维生素B11.15毫克、维生素B2、2.5毫克、尼克酸2.66毫克;每100克果肉含维生素C34毫克,钙22毫克,磷20毫克,铁0.4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