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铁那么长?
因为香港地少,所以建筑物都建得很密实(比较起来跟隔壁的深圳相比简直可以叫密集了)这样就有很多建筑都需要地铁来服务,比如办公楼,商业区,住宅等等...... 然后因为是填海造出来的地方,有很多地方需要建设桥梁和隧道来连接新开发和已开发的区域。
再然后由于历史原因和发展需求,使得港岛东边的港岛大桥至铜锣湾怡和街站这段东西走向的港岛东地下铁路线路由三条路线组成,分别是港岛线、机场快线和观塘线。在修建这些线路的时候为了尽量减少对周边建筑的破坏和影响,采用了“埋入式”的修建方式,就是把线路直接修砌进土石方里,减少地面上的拆迁量和施工量。这样的好处除了不用打扰附近居民外,还能使车站与周围的建筑风格保持一致,融为一体,看上去比较顺眼,不至于像北京地铁那样把周围景色切割得支离破碎令人看着很不舒服。
同时因为香港的地面交通非常繁忙,而土地又紧缺,所以并没有像北京上海那样建高架桥或是重新规划道路来提高通勤效率。而是选择了在地下修建轨道交通的方式,也就是继续强化“地下铁”的概念。这样既减少了地上开挖面积,避免了堵车问题同时还避免了噪音和空气污染的问题。
至于楼主说的香港地铁里程数全球前列我就不是很清楚了,不过香港确实拥有全世界最繁忙的地铁站之一——铜锣湾怡和街站。这个站点是两线的换乘站同时也是港岛东地区的集散中心。站内共有5个出口分别通往港岛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以及新界,站内还有自动扶梯连接各楼层,方便顾客购物和搭乘地铁。
地铁沿线人口密集
香港岛的人口非常密集,香港岛的面积只有56.31平方千米。人口有116万。也就是说香港岛的人口密度是20,280/k㎡。这么多人总得去市中心工作吧?就得借助大容量的交通工具。
地铁的沿线主要是香港岛的人口密集区(虽然西面的港岛西地铁也是规划出来的),总共有66个站,是上海地铁单条线路站数的1.7倍。这么多人,这么密的站,总不能只给你修几公里吧?不给你修远一点,不就又得修一条吗?
地形复杂,线路规划较长
香港的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香港岛70%以上是丘陵山地,即便是很富饶的九龙半岛也是以山地丘陵为主。因此在很多需要新建地铁的地方根本没有地面可以给你,因此只能选择地底更深的位置进行敷设。例如港岛线和荃湾线交汇的中环站。两条线路在地下30米的深处交叉(中环地势低洼,下面12米就是海平面了)。
线路规划长,线路敷设深,导致香港地铁的造价是世界上最高的(修个地铁还要再挖个井一样挖几十米才能建地铁站),单公里造价高达3-4亿美元,造价几乎是内地的10倍左右。
线路的规划很长远
香港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很多规划在城市建成的时候就规划好了。香港在50、60年代人口较少,城市规模较小,当时就规划好了地铁。因此线路规划非常的超前。例如荃湾线在80年代开通,当时仅仅去到了九龙。现在是香港3、4线换乘的油麻地当时仅仅处于郊区。当时全线17公里,花了8年修建,1988年才通车。而上海地铁修建3号线仅仅花了2年。当时荃湾(现在人口有13万),土瓜湾(现在有5万人)还是一个人烟罕至的郊区,当时地铁修到那里就几乎是郊区了。而如今这里已经是香港的中心城区。
内地的很多地铁都是在城市建设较为完善,甚至城市已经出现拥堵现象后才开始修建地铁,因此对于未来的发展和规划不如香港来的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