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部门控制物价?
首先,从宏观层面看。 影响价格水平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供求关系。而供给取决于生产和流通领域;需求则受消费者收入、消费偏好和货币供应等方面的影响。在生产环节和市场流通环节分别都有相应的调控主体。
在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中,都会有政府力量参与或干预。宏观层面上的物价调控主要涉及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的价格形成机制。 其中,影响价格基本性质的主要是生产成本——由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要素市场决定。但这里存在一个特殊的情况: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厂商无法通过市场获得全部生产要素(包括某些必须使用的中间产品)于是,厂商实际上只能依据出厂价购买部分生产要素;其余部分则是委托其下级销售商(零售业态)或者用户自己(批发零售业态)向供应商购买。这样,就形成了生产商——经销商——消费者的利益传递链。
这一链条上每一个环节的利益获得都受到宏观价格的约束。因为任何商业利润都必须建立在合理利润的基础上。过高的利润会刺激生产经营者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增加市场的供给量,降低价格水平。反之,过低利润率就会限制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市场繁荣。 所以,从长远来看,影响商品价格的根本因素还是生产要素的价格。这些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化最终都会传导到终端消费品价格上来。 但短期来看,情况要复杂得多。除了一般性的供求关系之外,还会受到许多意外事件的影响,比如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突如其来的禁令等。在这些情况下,市场会出现缺口,供给下降,需求上升,价格急剧上涨。这时就需要政府进行干预了。
具体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对于突发性灾害,政府可以组织生产,实施抢救性供应;也可以发放救灾款,直接补贴给受害者,帮助他们渡过困境;还可以采用金融手段,通过各种融资渠道帮助受灾地区恢复生产,防止灾难性损失。而对于那些临时性的供给不足,政府则可以动用储备物资、增加进口等方式补充供给;同时,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稳定市场秩序,政府还应适当增加储备物资的出库量和进口数量,以平抑市场价格。
其次,从微观层面看。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一方面要面临来自上游原料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压力;另一方面又要面对下游客户接受程度的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都可能酿成企业成本上升,价格提高的后果。
企业应对价格问题的基本思路也应该着眼于两个环节:
一是通过技术进步、管理创新等措施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二是通过市场营销措施来调整企业的供需状况,特别是要通过销售网络的建设和分销环节的优化,更好地协调产销关系,减少库存积压,及时把产品送到顾客手里,进而减轻企业因应付终端顾客而产生的成本压力。 从长期来看,绝大多数企业都能通过努力提高自己的议价能力来摆脱成本上升的压力。但对于一些资源型的企业而言,这种通过自身努力来实现成本下降的空间则非常有限。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解决成本上升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政府出面,通过财政补贴、信贷扶持等多种方式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