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丁是什么?
五行的“行”字,有道路、运行的涵义;而道路必然是有起点和终点的,五行可以视为五个起始点和五个终点。 五个起始点分别是:水的起点在癸,火起来的开始是丙,木开始的字母是甲,金开始的是辛金,土开始的是戊。 为什么选择这五个字母做代表呢?因为它们的发音都是辅音字母,而结束的字通常是元音结尾的。也就是说,以这五类字母开启的名称,其读音具有排他性,可以很容易区分它们之间的不同。 五个终点分别是:水结束的字母是壬,火结束的字母是丁,木结束的字母是乙,金结束的字母是庚,土结束的字母是戊。 这些字的最后一个音节,都属于阳声韵尾,也叫塞音。
其中,水、火、木、金的结束都是同音字,可以根据需要选取。唯独土的结束字——戊,与起始字——坤,在《说文》中属于不同部首。这是因为,作为“士”的古文字形状,上部就像一捧泥土的样子,下部则是表示土地的神祇“社”的象形文字。所以,根据造字原理,土的起始字应该是“社”而不是“士”。但社字在古代属于多音字,它的另一个读音xu,与“许”相同,而被借用于“许”的字太多,因此就导致了今天“土”字作为起始字的混乱。不过,这种混乱只限于“土”“石”等少数几字,且往往出现在古书正文里。如果引自古籍原文(包括古文简牍),则必须按原字原词对待。比如《礼记•月令》里有“其日乙丑,其帝太皞,其神后土……”句,这里的“土”字就不能换成“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