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行德?

子可依子可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德的起源是古人对于天地自然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现象的一种解释和推演规律的方法论(方法论在传统文化里面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 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这本书中。 五行的说法就出自《尚书·禹贡篇》“河图”、“洛书”的记载之中: “黄河象”就是一头上背三蛇下履四鱼的巨大象,这就是著名的“龙马负图”典故的来历 根据古籍中的记载,大禹治水的时候,有神人送给大禹一本神书——《河图》;又有一本奇书叫做《洛书》,传说是由神龟从洛水中驮出,所以也叫《洛书》。这两种奇书为大禹治理洪水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古代,无论是神话故事还是史书典籍当中都多次出现神灵下赐图书给圣人的事迹。

比如尧舜时期天降“赤玉片”于舜的官邸,这就是后世所说的“丹书玉简”,后来流传到周朝又被称为“龙文书”;商汤时也有过“白鱼入舟”的神异事件。这些都可以看作是类似五行德的“天授祥瑞”。 当然,除了以上所说的“天降祥瑞”以外,还有诸如“神降神兆”之类的案例也很多,这里就不详细举例子了……总之这些都是古人的一种信仰。

其实关于五德的起源还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五行相胜说” 其实所谓的相胜也就是相克的意思,这源自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属性的相生相克规律,这个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而五德相生相克的理论则是由战国时期齐国人邹衍所创立的邹衍之术。

所谓“五德终始说”,其实就是将天下分为五种德运(也即五行所对应的五种德性),按照五德相生的顺序依次更迭。而每一代王朝的更替都是上天所安排的必然结果。 比如说秦灭周之后,周为火德,秦为水德。根据五德相生的原理,水克火,所以秦取代周是天命使然。当秦国统一天下后,秦王便将五德相生的顺序颠倒了过来,自己以德配天之位改为水德,象征水德的颜色为黑,代表数字六等等(五德相克的顺序正好相反)。 这虽然只是一种用来粉饰统治阶级的理论,但是却被封建统治者奉为了经典。

所以说五行德这种东西说白了其实就是一套封建迷信的理论罢了~! 但凡有点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就不会轻易相信这些东西。不过这套理论在当时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毕竟在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缺乏科学的思维观念与思维方式,因此也导致了封建思想的盛行。

饶书羽饶书羽优质答主

五行的属性,是阴阳的两种表现形式而已,它们各自分别与金木水火土相对应; 五行的德行,其实就是这五个属性的本质体现。 《尚书·洪范》里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木”。 这五种物质属性里,除了火跟金一样属于阳性性质,其他均为阴性。所以火为阳中之阳,土为阴中之阳,水木为阴中之阴。

在现实生活中,阴阳平衡是最好的状态,不平衡则会产生疾病或者灾祸。 所以我们应当尽力保持体内的阴阳平衡,特别是现代人因为过度摄入现代文明所产生的各种病态食物(高热量、低营养)而导致的体内阴阳失衡问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