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书记调整原因?

程晓玉程晓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陈吉宁同志到任刚一个多月,干得相当不错。 之前网上风传他要去武汉接任湖北省委书记,其实他是去打头阵,为后续北京领导班子铺路。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武汉形势一片大好,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武汉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取得了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

但到了今年春天,武汉疫情出现反弹,全市封控管理,给当地经济民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作为抗疫战场上的“火线”提拔干部,陈吉宁此去武汉任书记是肩负着特殊使命的——挽救武汉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巩固武汉在抗疫斗争中取得的胜利果实。从陈吉宁本人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实践锻炼的舞台。

但谁也没料到,陈吉宁在武汉只干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被调回北京,担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随后又接替蔡奇,出任北京市委书记。 这说明两点问题:

一是中央对京外的干部仍然是相当信任的,陈吉宁同志虽然出身冶金部,但改革开放后一直在科技战线工作,担任过国家科委主任(科技部第一任部长)、北京市委副书记,这种跨领域、跨地区的经历,无疑会让他更加开阔视野,更有可能跳出北京看北京,更有利于大局和全局的思考。

二是说明北京在换届之年,仍然保持了旺盛的发展动能,人才队伍不断充实。陈吉宁离任北京市委副书记的当天,就被任命为湖北省委副书记兼省委组织部长,不久后又调任首都党委书记,这正体现了地方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选拔原则。

由陈吉宁兼任北京市长,也是出于同样考虑——目前北京领导班子中,大部分人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上,陈吉宁作为一名62岁的退休部级干部,到北京任职,既能起到“顶天立地”的作用,与中央部委形成良好衔接,又能为年轻干部的成长搭建平台。 据我了解,陈吉宁到任之后,很快走进基层,前往他当年担任市长期间建起来的望京街道网格中心,了解基层治理情况;接着又来到他曾任科委主任的中关村,调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创新生态建设情况。

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陈吉宁走遍了北京的各个角落,不仅迅速熟悉工作情况,而且获得了“京城百姓”的高度评价。 有网友说得好:北京需要这样的好干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