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老余杭怎么样?
老余杭,其实和杭州的关系并不大。 之所以叫“余杭”,是因为在夏商周时期,这里有“越国”的封地;战国中期,有楚国封地在余杭称“郢”;秦统一中国后设置会稽郡,下辖余杭县。 “余”是遗落的意思;“杭”本指行人所居的处所,引申为舟船、水边。《史记•李斯列传》中有“离宫别馆,三十有余”中的“杭”就是此意。后人根据“馀杭”谐音“余杭”并沿用至今。 这里在汉代属东吴首都建业(今南京市)管辖;六朝时建了京杭运河,让江南经济加速发展,杭州成为地方重镇;五代吴越国时在这里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天子庙(即今禹王庙);北宋时杭州为浙西路州治所在城内东南角大兴土木,筑城池、建官署、建府邸;南宋定都杭州后,为了水运之便,将城北湖填平,又在城西修筑外城(宋城也是因此得名),当时的余杭县城就在今天的余杭区,属于钱塘县。
到了元代,撤销了钱塘县,并入仁和县,但县城还是保留在余杭。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设杭州府,领四县,其中就有仁和县。清雍正五年(1727年),在杭州设巡道,直属藩司,称为“浙西道”,道台衙门就设在今天的鼓楼。民国元年(1912年)废杭州府,存仁和县,今余杭区属之。
作为千年古县,历史上的余杭县城是个繁华的所在。元朝末年的武林夜话中就有记载:“至正甲午始创县治于湖上……居民稠密。”清朝文学家沈德潜也曾有诗赞曰:“城连苑囿池台绕,夹路青帘酒旗斜。” 但这样的盛况并未延续下来。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尤其是丝绸行业兴起,杭州城区人口骤增,市区范围迅速扩大;同时因为交通便捷,城市面貌改变,周围乡镇的人口也不断涌入。据统计,1950年到1964年间杭州市区人口由35万增至79.9万,增长了倍多。而同一时期的余杭县却仅有14.6万的户籍人口,加上非户籍的流动人口也不过三四十万左右。这种城乡结构的变化,导致县城的经济地位下降,人口流出。
到八十年代初,政府提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号召,实施“以工补农”“工业强县”的策略,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给余杭带来了新机遇,也彻底改变了县城的面貌。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由于土地增值明显,县城及周边的农民纷纷搬入新城区。如今,除了少数的村落在规划改造之外,大部分已经拆迁并融入城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