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关岛几比几?
假设中国对关岛的战争是100%胜利的,那么结果有如下几种情况(考虑到美国可能会使用核武器): 1、中美双方都没有什么损失,但关岛和周边岛屿的美国军队都被消灭了;这是最可能的结果,即中国是微小的兵力伤亡代价获得全面胜利,美国的伤亡人数被限制在较低的水平。这样的结果是美国不得不接受中国军事上的胜利,但又不想承认自己在战略上已经失败。这种僵局会如何打破呢?如果是不考虑核威慑的情况下,美国有可能重新整合东南亚的力量部署,集中力量保卫第一岛链的西端,也就是保卫冲绳以及琉球群岛,把第二岛链的保护范围收缩到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一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海军就必须直接挑战美国在西太平洋的直接控制区。当然,这也要取决于中美两国在近海区域作战能力的优劣对比。
2、中国付出了一定的人员伤亡代价,但美军损失同样不小,关岛的美军部队被歼灭,但中国海军遭受一定损失,航母可能被击伤或沉没,航母上的飞机也有可能会被全毁。这种结果就是中国赢了战斗,但战败的阴影还是笼罩着,美国没有完全退出战场,继续保留一定的战斗力,而中国在短期内也无法发动新的进攻,两军在太平洋上形成了僵持局面。这种情况最有可能出现的就是双方都不愿意冒巨大人员伤亡的风险拼死一战,或者是在实力差距不太大的时候。
3、中国付出一定的伤亡代价,但美军的损失要远远大于中方,特别是航母等核心舰队遭到重创,丧失了持续作战的能力,需要回撤大修。这样虽然关岛的美国守军获得了生存的机会,但是中国的目的也达到了,即通过打击美方的核心战力迫使美国不得不放弃部分第一岛链的据点。由于美国已经失去了主动权,接下来可能是中国发动新的攻势,抑或是双方陷入焦灼的阵地战,消耗对方的力量,等待一个契机,这个契机有可能是对方的内部出现问题,也可能是天气寒冷导致北方战场的苏军无法继续推进……最终的胜利仍然是中国希望看到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