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报录比多少算好考?
这个真的因人而异,而且报录比没有绝对的高低之分。 我们先来看下“好考”的定义是什么: 第一是录取人数多 比如34所自划线院校中,北京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非全日制)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管理学专业报考人数分别为108人和174人,但录取人数分别有259人和162人; 第二是分数线低 同样是北京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管理学专业,两专业的复试线也相差很多,前者为165分,后者为189分。 第三是专业课简单 例如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学校的公共管理学专业课给分就比较宽松。 第四是报考学校/专业竞争激烈程度一般 如浙江工商大学应用经济学专业,报录比只有不到1:10;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财政学等专业虽然竞争激烈,但是其综合实力强。 所以题主可以参考上述几点来判断你的目标院校是否容易考上。 但是如果仅仅根据以上标准去判定的话还是过于片面了,因为决定你考试难易程度的还有你所选择的地区和城市以及你的实力。就举个例子吧!我朋友今年刚参加完北师大的研究生考试,当时也是按照上述条件来筛选的报考院校。 然后她最终选择了北师大,因为在北京这一二线城市里,北师大作为知名985高校相对来说竞争不算特别激烈,再加上她本身学习就很努力,所以最后很顺利地考上了。 其实像她这样选择北上广地区知名高校的考生不在少数,当然他们中的大部分也都如愿以偿了。所以说不要只盯着报录比去看,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
那我们应该如何择校择专业呢?下面分享几条干货: 一.个人分析 首先,要对自己有个比较客观的分析,包括自己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未来职业规划等等,毕竟只有选对了方向才能事半功倍嘛~ 二.确定地区、院校层次和学术or就业导向 接下来就是确定地区和层次了,这个就不多说了哈。 至于学术or就业导向这个问题,如果是本专业的话可以根据自己本科所学的专业和未来发展倾向进行选择;如果是跨专业的话可以结合自己对跨入专业的热爱程度来进行考量。 三.搜集资料 在确定了以上所有之后就可以开始着手收集资料啦~
一般来说,考研需要了解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几个:
1.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
2.历年分数、报录比情况
3.参考书目及历年真题
4.专业相关论文及导师研究方向 搜集信息的方式有很多,你可以直接去目标院校官网获取相关信息(最可靠),也可以在论坛或者贴吧上找已经上岸的学姐学长们咨询一下,还可以加一些公众号或者微博超话,里面一般都会有很多经验贴可供参考…… 四.做决策 最后一步就是定下最终报考学校和专业的决定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做决策之前最好能再跟家里人商量一下看看他们的意见哦,毕竟考研不是件小事,还是要和家人一起共同决定的比较好~~
以上就是关于择校择专业的一些小建议,希望能帮到你呀~ 最后,祝大家都能够考上心仪的学校!